泰安金牛山?金牛山坐落于泰山的西南方,海拔460米,東西綿延五華里。山上植被豐茂,春華秋實,四季常青。云泉庵、赤犢寨、巾旗窩、金牛洞等景點散布其中,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。很久以前,這座山被稱為“石厥山”,因其峭壁萬仞,宛如人工造就的石厥。石厥山腳下,住著一家三口。父母年逾半百,常年疾病纏身,那么,泰安金牛山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金牛山位于泰山的西南腳下,海拔460米,東西綿延5華里。山上植被茂盛、春花秋果、四季常青,有云泉庵、赤犢寨、巾旗窩、金牛洞等景點,實為一天然佳境。
據說在很早以前,人們稱這座山叫“石厥山”,因為它壁立萬仞,像人工打造的石厥。在石厥山的山腳下,居住一戶三口之家,父母均已年過半百,且常年疾病纏身,全靠家中的青年小伙辛勤耕作贍養雙親。小伙子最擅長的就是種瓜,他種的瓜不但個大、脆甜,而且色澤鮮亮好看,真是即好看又好吃,年年能賣好價錢。
在一個夏日黃昏時節,一位白胡老人來到小伙的瓜棚里,小伙很是熱情的接待他,并要給這位老人摘瓜品嘗,老人忙阻攔說:“瓜就不嘗了,喝口水吧。”小伙便給老人沖茶倒水,熱情的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般。一連幾天,都是黃昏時間,這位白胡老人總來到小伙的瓜棚里一坐,盡管小伙子活計很多很忙,但只要這位老人來,小伙便總放下手中的活計,熱情地給老人沖茶倒水。這樣,時間一長,白胡老人便知了這小伙子的一些家事,知道這位小伙子是個勤勞、善良、有孝心的好兒郎。終于有一天,這位白胡老人開了金口,他指著瓜田里一支有棱角的烏黑瓜,說:“這支瓜不要慌著摘,要等他長到九九八十一天時再摘。”小伙子聽著老人的指點,卻也是二丈摸不著頭腦,于是就問:“為什么?”老人卻搖頭不語,離開了小伙的瓜棚向西去了……
小伙子帶著疑惑不解的心情,依然精心照料自己的瓜田,而對那支烏黑的瓜,自然更加用心看管。
蕭大亨的陵寢坐落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滿莊鎮金牛山的南坡上,這個獨特的墓地坐北朝南,依山傍水,形似一把尊貴的太師椅。北面是挺立的金牛山,猶如椅子的靠背,東、西兩側則有兩座小山丘,仿佛是扶手,構建出和諧的布局。整個墓地南北長度達到了809米,占地面積達2畝,呈半圓形設計。
墓地中央有前后兩座高大的石碑,每座石碑高達10米,寬9米,四柱三門,華表更是高聳入云,達到了11米,以六棱柱體形態挺立,華表表面雕刻著精美的卷云紋,顯得飄逸俊美,工藝精湛。頂部蓮花座上,望天吼雕塑面向南方,如同覺醒的獅子,仰首咆哮,聲音響徹四方。兩側立著一對石人,武侍衛身高2.9米,身披盔甲,手握寶劍,氣勢威武,象征著力量與英勇;文官則身著元領,袖口垂至膝下,神態莊重,手執芴,顯現出中正平和的氣質。
石馬和石獅也各具特色,一對石馬高1.8米,長2.6米,鬃毛飄逸,神態安詳;一對石獅威猛屹立,怒目圓睜,展現了山河之威。整個陵墓在晨曦晚霞的映照下,云霧繚繞,猶如仙境,石坊華表則高傲地指向天空,陽刻陰雕的工藝融合粗獷與細膩,是明朝中葉石雕藝術的瑰寶,讓人駐足欣賞,贊嘆不已。
擴展資料
蕭大亨,字夏卿,號岳峰。
金牛山坐落于泰山的西南方,海拔460米,東西綿延五華里。山上植被豐茂,春華秋實,四季常青。云泉庵、赤犢寨、巾旗窩、金牛洞等景點散布其中,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。
很久以前,這座山被稱為“石厥山”,因其峭壁萬仞,宛如人工造就的石厥。石厥山腳下,住著一家三口。父母年逾半百,常年疾病纏身,家中青年則辛勤耕作,以贍養雙親。他最擅長種植瓜果,所種瓜果個大、脆甜,色澤鮮艷,既美觀又美味,每年都能賣出好價錢。
夏日黃昏,一位白胡老人走進青年的瓜棚,青年熱情款待,欲摘瓜請老人品嘗,但老人拒絕,只愿喝水。一連幾天,老人定時來訪,青年總是放下手中的活計,細心照顧。白胡老人對青年的人品有了深入了解,終于有一天,他告訴青年,不要急于摘下瓜田中一支有棱角的烏黑瓜,需待其生長至九九八十一天。青年雖不解其意,卻仍照做。
在青年的精心照料下,瓜田里的瓜果隨時間成長,那支烏黑瓜也越長越大。夏夜,青年發現一頭巨大的牛從北山下來,喝水卻從不踏入瓜田。白胡老人告訴他,這是一頭被天公罰下凡的金牛,不會損害瓜田。青年好奇自己的福氣何時到來,老人指示他在瓜成熟之夜,將其放在金牛必經之路。
然而,天氣干旱,河水斷流,瓜田無法澆水,瓜果日漸枯萎。
山東泰安肥城市金牛山國家級森林公園,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秀美的自然風光聞名。主峰穆柯寨,聳立于海拔524米的山巔,頂部留存有古老的石砌寨堡,長達3600余米,石墻堅固且設有掩體,展現出古代軍事防御工程的雄渾與巧妙,據說這是宋代女英雄穆桂英曾駐軍的地方,充滿了傳奇色彩。
陶山摩崖石刻以其古樸蒼勁的風格,訴說著歷史的痕跡。這里分布著七十二個神秘洞穴,曲徑通幽,仿佛引領著游人探索歷史的深邃。洞穴內石雕佛像形態各異,生動展現了佛教藝術的魅力,讓人沉醉其中。
公園的歷史淵源還可追溯至宋朝大中祥符元年(公元1008年),當時宋真宗在泰山封禪歸途中,造訪此地,因其郁郁蔥蔥的景色而賜名"郁蔥山",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。更有范蠡、西施等歷史名人與金牛山的故事相交織,共同塑造了這座公園獨特的歷史人文氣息。
無論是歷史遺跡還是自然風光,金牛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都是一處集歷史、文化與自然于一體的寶地,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尋其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景色。
位于牛山寺東面的金牛山上,有一塊巨石橫臥在山巔之上,因其石上有蹄印數處,故得名“臥牛石”。相傳曾經有一頭金牛在山石上臥息,后來被南方人發現并牽走,留下了蹄印。因此,牛山也被稱為金慶派牛山。據說,金牛臥山的奇觀預示著泰安市泰山區北部地下有豐富的煤炭資源。
臥牛石景點的地址位于泰安市泰山區環山公路附近。門票價格為25元,開放時間為每天8:00至17:00。游客前往臥牛石,可以選擇以下交通路線:從肥城汽車站出發,沿泰臨路行駛130米,進入環島后駛入S104,行駛5.9公里后左轉,進入S250,再行駛850米右轉,最后沿S250行駛5.6公里即可到達牛山森林公園。
以上就是泰安金牛山的全部內容,金牛山位于泰山的西南腳下,海拔460米,東西綿延5華里。山上植被茂盛、春花秋果、四季常青,有云泉庵、赤犢寨、巾旗窩、金牛洞等景點,實為一天然佳境。據說在很早以前,人們稱這座山叫“石厥山”,因為它壁立萬仞,像人工打造的石厥。在石厥山的山腳下,居住一戶三口之家,父母均已年過半百,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